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能
| A.商业管理 | B.军事管理 | C.行政管理 | D.文化典籍管理 |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
|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
|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
|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
|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
| C.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
| D.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
|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
|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
| D.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
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 |
| 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 C.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 |
| 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 |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清朝闭关锁国 |
|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
| 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
| D.地理大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