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老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通讯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下列有关近代中国通讯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人首先在中国建立电报机房
B.百姓普遍使用有线、无线电报
C.外国人最早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D.民国时期电话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创刊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择“新奇可喜之事”绘制成图,辅以文字说明,开创了晚清新闻画报的先河。下图为1897年刊出的“御风行舟”,介绍了美国航空学实验者兰利以蒸汽机为动力装配的飞行器试飞成功的情况。据此,表述正确的是

A.《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报刊事业开端
B.该报刊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科技发明
C.旅美华侨冯如研制的飞机早于该实验
D.国人心态普遍演变为“开放”、“崇洋”

下图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关于这一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
B.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代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中说:“我乡农妇向端庄,少女专求纺织良。自设缫丝轧花厂,……上工一路散工时,环绕浮头状醉痴。脚捏手牵诸丑态,竟容白昼众旁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此现象发生在鸦片战争后②上海出现近代生产方式
③农妇都在民族企业中工作④作者思想非常保守落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清史稿·食货志》:“时英吉利货船求往江、浙宁波、珠山及天津、广东等处收泊交易,上不许,仍令照例于澳门互市,向粤海关纳税,并征船料。”材料反映出清朝

A.推行专卖制度 B.厉行海禁政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禁止与外国互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