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候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候,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候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茶叶和生丝获利多,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③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达 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④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民众衣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上广泛使用纸币
C.经济作物广泛种植,麻布成为民众主要服装和被褥原料
D.玉米、甘薯逐渐成为米、面之外新的主食品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