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
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
C.细胞坏死,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的黏着性增强 |
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
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
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 |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
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移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右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有关的变化曲线,此曲线说明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
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
C.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
D.CO2曲线AB段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 |
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些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A.免疫功能 | B.识别功能 |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