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创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嬗递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的努力。
“冷战”结束了,但冷战遗风犹在。2014年,美欧同俄罗斯的关系不断恶化。仿佛又回到了“冷战”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变成对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欧洲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国家是如何抉择?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3)指出导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关系紧张的事件。该事件引发的危机最终如何化解?
(4)“冷战”对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如何处理相互关系有何借鉴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正式法律的形式宣布取消国王经常用以干预法官独立司法的法律豁免权和中止权,明确规定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未经议会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权。1701年,议会又制定《王位继承法》,宣布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一直任职;法官在议会两党的请求下才可罢免;法国的基本薪俸应予以保障,从公共财政中支付。第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由此诞生。
——程汉大《政治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英国法治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
(1)据材料一,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理由。
材料二 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制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民众与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间争议的仲裁者和国家许多最重要问题的终极权威。……不过,联邦法院的权力仍然受到间接的约束,美国宪法中的制衡原则依然有效。……总统对联邦法官的任命权,再加上参议院的确认权;像对其他联邦官员一样,国会可以对联邦法官行使弹劾与罢免权。
——任东来、陈伟等《美国宪政历程》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高法院成为“终极权威”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联邦法院的权力受到哪些约束?
材料三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宪政民主的开端,……是20世纪中国最民主的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在经济方面,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文化方面,公民言论和思想自由空间的扩大,……涌现了众多甚至至今尚难超越的“新人物与新思想”。
——王轶群《近代中国宪政民主的轨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民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宋太宗时曾下令曰:“今后富商大乘马,漆素鞍者勿禁。”宋高宗时曾下诏:“禁米谷铺户停米邀勒高价。如违,杖一百。”
——据《宋史》、《宋会要辑稿》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据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历史性突破。
材料二 “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细绢、丝绵,私出私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大明律附例》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长期推行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回答,新时期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职能转变后的特点是怎样的?这种职能转变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政府如何干预和管理经济,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所示的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一派别?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图三刊物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五: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卢梭
请回答:
(1)请答出你所知道的苏格拉底的思想?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文学三杰”除了但丁还有是哪二位?请列举他们的一部代表作品?
(3)材料二选自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哪部作品?其作者是谁?
(4)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