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7-18题。
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 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欃枪①,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②,皆鹰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时不利,骓不逝,困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注】 ①欃枪:彗星的别称,古时候称彗星为“扫把星”,是灾祸的预兆。在此比喻秦王朝为灾祸。②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简要概括。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下阕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词回答问题。
诉 衷 情
晏 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1)词中“恼他香阁浓睡”的“恼”是因何而恼。
(2)这首词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联系全词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南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首句“丝丝”这一叠词,看似平常,其实颇见其妙。请结合词句赏析其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词人的情感?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手法加以析。(6分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而且年年出巡。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