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产生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却有本质的区别 |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
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
C.③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D.④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体积分数为3%的H202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结果见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表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从化学本质看,酶是蛋白质或RNA ②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
③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 ④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②③④ |
对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代表酶,则A能够催化B分解为E和F,此过程消耗ATP |
B.该图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 |
C.图中B可代表麦芽糖,A代表麦芽糖酶,E、F为葡萄糖 |
D.图中CD代表不能被酶催化的底物或者代表不能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其它种类酶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 |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
C.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 |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