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2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 | a处 | B. | b处 | C. | c处 | D. | d处 |
图3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5-6题。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0年11月1日0时开始,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图2为近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3-4题。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呈现低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C.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D.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图1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对应图③国家所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A.鼓励生育 |
B.采取移民政策 |
C.计划生育 |
D.鼓励人员出国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人口的文化素质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28~29题。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
A.1970年前后 | B.1990年前后 | C.2010年前后 | D.2030年前后 |
“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