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源是(   )

A.伴随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法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过于强大
C.马克思主义没有被公社社员接受,而且缺乏革命政党领导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图中的犁耕方式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三国两晋 D.隋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使用

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种植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畜牧业的出现

小农经济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

A.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C.对封建国家的依赖性强
D.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社会人口的增加
C.国家分裂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提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