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下列关于价格变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价格决定价值 | B.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
C.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 D.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
为帮助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2007年10月10日,中国福利会、宋庆龄基金会向广西妇幼保健院赠送了价值90万元的婴儿奶粉。这些奶粉 ( )
A.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B.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
C.有价值,其价值量为90万元 | D.有价值,它们的价值是通过赠送实现的 |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就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有关情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了如下一段话:最近这段时间,生猪生产开始有所恢复,肉价这三个星期也比较稳定,但是也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但长时间内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现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与玉米的比价已经到了9.3∶1,这大大高于正常时期的比价。近十年来生猪玉米的比价平均是6.1∶1,一般认为5.5∶1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比价关系,9.3∶1的这个比价,对于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据此回答4~5题。
4.肉价近期比较稳定,但不能说今后猪肉市场就不波动了,这是因为 ( )
①价值规律是个谜,有时是不可捉摸的 ②市场的供求关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 ③猪肉价格上涨必然调动人们生
产生猪的积极性 ④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如果猪肉价格大幅降低 ( )
A.必将调动广大生猪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B.国家必然采用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干预
C.生产生猪的劳动生产率必然大幅下降 D.会使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
某省教育厅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对学校食堂、商店的监督管理力度,严防过期、变质、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这些过期、变质、不合格食品 ( )
A.是商品,具有部分使用价值和价值 | B.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
C.是劳动产品,并用于交换,是商品 | D.是不是商品关键要看能否卖出去 |
2008年春节前后,大葱的批发价格是每公斤6元左右。山东是大葱产地,2006年11月大葱丰收,价格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平均每斤几毛钱。赚不到钱,葱农纷纷改种了其他蔬菜。再加上2007年秋天大葱生长的关键时期,又遇上接连的阴雨天,致使不少大葱烂在地里,最终导致大葱价格创历史新高。按照惯例,2008年大葱的种植面积应该会增加,大葱价格可能会便宜一些。这种现象表明 ( )
①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②价格决定价值 ③市场能够调节资源的配置 ④价格的变化是无规律
可循的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