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命的容积=长度(寿命)×高度(境界)×宽度(奉献)。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增加它的高度,扩展它的宽度。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自我砥砺中提升自身素质②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真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群众,这是因为

A.他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B.他在实现社会价值的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C.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
D.他的社会价值否定了自我价值

历史学家维特克说,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自己进步的第一步。这是因为挫折与进步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分离 C.相互对立 D.相互贯通

人的一生总会犯错误,我们经常暗示自己“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要努力,你会做好的”此观点体现了

A.割断了事物过去与未来的联系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是简单否定一切的错误说法 D.体现出创新无止境

“花开花落各有时。”但是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达到“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秋来不相关”表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外因对事物变化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C.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 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