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同时,发展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的提出,为我国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
(1)根据问题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应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12分)
问题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悬殊。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在2012年10月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胎动了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这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把创作文化精品作为繁荣文化工作的重点,鼓励企业开发文化精品。《海之门》以台州地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为背景,真实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化、更新,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辉煌业绩。这是一部地域性、时代性很强的文化作品,但它们的思想性远远超过地域与时代的局限,弘扬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材料二:浙江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海之门》受到全国观众一致好评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应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8 %
材料二:某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材料三: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给”,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在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
(l)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与“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3年10月23日,亚欧空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指出,空气污染需要全球治理。通观全球治理空气污染的成功经验,虽然各国各有奇招,创意不断,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是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及惩处,二是成立专业职能部门,三是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共同参与和协作,四是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含量的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我国治理空气污染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 “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
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