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题。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 B.23% |
| C.13% | D.60%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对暴雨、洪涝、台风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 B.利用气象雷达 | C.利用探测气球 | D.利用气象卫星 |
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的唐山大地震却没能预报出来。这一事实表明
| A.地震活动无规律可循,致使地震预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
| B.地震预防的准确程度与天气预报水平相当 |
| C.预报地震的基础工作是观察地震的前兆 |
| D.人类对地震的形成、发展与成灾规律的认识不足 |
下列能够体现化害为利先进减灾理念的做法是
| A.加强地质灾害预报工作 |
| B.黄土高原治理措施中的打坝淤地 |
| C.利用高科技,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
| D.加强灾害保险与救援工作 |
下列属于减灾防灾灾后措施的是
①计划规划②安置③应急准备④救济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①预防为主②灾难救助为主③协调人地关系④安置和重建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