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5分)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__,而七十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代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下表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1995年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19% |
1.42% |
1.43% |
1.05% |
(4)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________________模式,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所示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次是;;;。
(2)试分析乙类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防治丁类问题可采取的材措施有哪些?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图“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简要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旅游地理)
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攀枝花)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冬季避寒胜地。这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富甲天下的钒钛磁铁矿;二滩水电站,米易龙潭溶洞,氡气温泉;世界面积最大的原始苏铁林,并拥有国家级省级公园多处;称为植物学家的天堂。
攀枝花的旅游市场消费构成以本地和周边游客为主,一日游游客约占接待游客总人次的六成以上。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成为冬季避寒胜地的原因。
(2)简要分析当地旅游业发展有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
(3)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4)简述解决甲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
(5)说出甲地区地带性植被在全球的大致分布位置。
读下图“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范围是。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昆明昼夜长短情况是。
(4)此时,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5)图示季节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双选)
A.巴西高原为湿季 |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
C.我国华北平原麦收正忙 |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