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的风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km的大气现象。2000年以来,南京的灰霾天呈爆发式增长:2000年112天,2002年147天,2006年152天,2010年灰霾天超过200天。据此回答8题。
导致南京灰霾天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机动车增多,尾气排放量逐年增加
②高楼增多,静风天数逐年增加
③绿地面积增加,空气湿度逐年增大
④南京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南部非洲示意图,完成6~7题。

图中M水文站测到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比往年有所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

A.该河流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该河上游雨林植被恢复较好
C.该河上游流域面积较小
D.该河上游兴建水库

图中P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海水上涌,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B.寒暖流交汇,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C.位于沿海大陆坡,阳光充足
D.位于热带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强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4~5题。

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B.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C.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D.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C.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D.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人类生产生活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2为太阳辐射能量转换示意图。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海水运动,②光合作用,③水能,④化石能源
B.①大气运动,②海水运动,③化石能源,④水能
C.④水能,⑤海水运动,⑥地质作用,⑦化石能源
D.④风能,⑤地质作用,⑥光合作用,⑦化石能源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1~2题。

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山岭

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