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风带)。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 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左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近50年来洞庭湖面积大幅度减小,说明其减小的人为原因。
读“非洲南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从B地到A地自然带的变化及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据图回答该区域的位置及地形地势特征。
(3)根据河流所流经的气候区,分析图中C河流流量的变化。
(10分)【地 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 化,湖泊水位下降、面积萎缩,渔业资源锐减,候鸟数量减少。在2004年之前的近30年,青海 湖水位下降了 3.7米,面积缩小了 312平方千米。199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通过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有所恢复。自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七年递增, 2012年解冻后的青海湖面积为4351.50平方千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56.06平方千米。
材料二 2000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
(1)结合材料分析, 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七年递增的自然原因
(2)为维系青海湖“水-鱼-鸟”生态链的安全,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可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处于新疆最北部,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每年春秋季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多发。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月10—12日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及气象要素与最低温度情况:
(1)简述此次强寒潮期间阿勒泰地区天气现象的变化过程。
(2)阐述此次寒潮过境对阿勒泰地区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