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史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
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陈述到“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商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以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入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材料无法体现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是()
A.鼓励商人仿造西方技术以获取高额利润 | B.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国计民生 |
C.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是抵抗侵略的根本措施 | D.禁止民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 |
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当时与这些变化相关的( )
①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②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③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史实可以作为此言论最有力依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提高了纺纱的功效 | B.瓦特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C.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 D.蒸汽的使用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
据记载“在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上,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兴奋的人们在水晶宫(展馆)内尽情目睹那个时代的骄傲,自然也就不会留意工业文明使泰晤士河逐渐浓厚的污浊。” 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信息有()
①当时工业能源主要是煤炭 ②这种辉煌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④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没有做到协调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
下列组合属于英国16—18世纪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屠杀土著居民、组建商业公司、黑奴贸易 | B.海盗式劫掠、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
C.开采金银矿藏、建立大种植园、敲诈勒索 | D.海盗式劫掠、建立商站、暴力掠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