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
中国 |
1895年 |
1913年 |
增长 |
货物性质 |
进口 |
1.7亿 |
5.7亿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出口 |
0.28亿 |
1.66亿 |
5.9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一战以后,主要战胜国如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列强关系和
重新安排世界秩序,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
B.一战中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
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其中《五国海军
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A.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
B.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
C.是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
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休斯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
实现了。”这个“条约”是()
A.《四国公约》 | B.《五国海军条约》 | C.《九国公约》 | D.《凡尔赛和约》 |
列宁曾说过:“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
种。”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不包括()
A.《四国公约》 | B.《凡尔赛和约》 | C.《九国公约》 | D.《五国海军条约》 |
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
斯和洛林,却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反
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北洋政府软弱无能 |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
C.巴黎和会具有分赃性 | D.两国综合实力上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