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位次
时间  
1
2
3
4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
材料一: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出席代表足够的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出席者不足以代表7个邦时,得逐日休会。
材料二:代表起立发言,需先向主席致意;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中途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读书、读小册子、读印刷或手写的文件;若两名代表同时起立,由主席决定先听准的发言。
材料三:对一项议题作出决定前,即使已经经过充分辩论,只要有一个邦坚持要求,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
材料四: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 ——摘自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五: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笼子”——白宫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回答:(1)根据材料1-4,概括制宪会议代表共同遵守的会议规则。(不得摘抄原文)
(2)会议规则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材料2:毫无疑问,中国入世谈判是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在世界谈判史上也极为罕见。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直到2001年12月11日,中国才正式成为WTO的成员。……中国的“入世”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第一等大喜事。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入世”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在同新自由主义的较量中,社会主义还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有丧失独立的工业体系之虞;“三农问题”可能火上浇油,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为腐败增添土壤。——《中国人的WTO心灵史》《入世的喜与忧》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它的成立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何关系?
(2)据材料2指出入世历程如此艰难,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就材料2作者对入世的担忧,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请回答:
(1)材料2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1、2及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4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独立宣言》的思想来自洛克,但是宣言所述与洛克所述仍然有所区别,……洛克的理论多以上帝为出发点,《独立宣言》虽也有宗教色彩,却是为人世设计的、世俗的。……洛克将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当成人的自然权利,杰斐逊却只把生命权和自由权作为“天赋人权”写入《独立宣言》,把财产权改成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李涛《美国的梦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洛克的政治思想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为什么《独立宣言》通过近200年后,马丁·路德·金仍在追求这一梦想?它反映了民主政治演进历程有何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