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的以下言论:
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马隆《杰变进及其时代》
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变进作品选》
材料三:知识就是力圣,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梅奥《杰哭进自述》
材料四:(杰斐逊在连任两居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变进政治著作选》
请回答:
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据此,对杰斐逊作一个简短的评价。

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宜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据此回答:
(1)从所引材料看,议会针对什么行为提出抗议?
(2)在抗议书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宜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据此回答:
(1)从所引材料看,议会针对什么行为提出抗议?
(2)在抗议书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利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利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利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采纳。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1875年李鸿章又委任盛宣怀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他又开始办理矿业。 1882年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李鸿章委任盛宣怀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1892年起,盛宣怀又开始在上海督办纺织业,1894年开办华盛纺织总厂。 1895年10月2日,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在张之洞等保荐下,盛宣怀经办芦汉铁路,……1898年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从此,盛宣怀将活动中心移到上海,几乎总揽了关系中国经济命脉的多家洋务企业,被喻为“一只手捞十六颗明珠”。
——《中国企业家》
材料二……周(周学熙)一生在官场上的大部分时间追随袁世凯,……两度出任袁世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成为袁世凯经营北洋事业的经济总管。他一生创办了15个企业,建立起包括水泥、煤炭、纺织、玻璃、自来水、机器制造、金融保险、农垦等多部门的周学熙资本企业集团。时人把他同南通大生资本集团的张謇相提并论,称之为“南张北周”。
——《中国企业家》
材料三怎样才能统一政府的财政?财政部长宋子文已经召开过两个会议,一个讨论财政,一个讨论经济建设,他详细阐述了国家财政的混乱状况,并向全会呈上这些会议的详细建议。这些建议谈到如何划分全国和各省的收入来源,取消国内的过境税,恢复关税自主,清理国家债务,统一币制,促进商业,稳定货币市场,建立政府的中央银行,管理私营的银行体系,发行公债以提供遣散部队和建设的费用。宋博士坚持,财政统一和国家预算的采用是必不可少的;除非实行这两件事,否则恢复财政将是空谈。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之第Ⅱ章《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盛宣怀系列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周学熙资本企业集团”得以建立的有利因素。
(3)南京国民政府是如何实践材料三中宋子文统一政府财政主张的?这些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从深层次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