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 |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 B. |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 C. |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 D. |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其中古希腊民主的“幼稚”的主要表现是
| A.适用范围的限制 |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
| C.小国寡民的特征 | D.封建割据的状态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
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
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①地域上接近
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二战后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 B.西欧和日本衰落 |
| C.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增强 |
| D.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改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表现在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③积极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