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的抉择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德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断裂巨大,某些模式一去不复返了。以"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为主题,叙述德国20世纪以来的发展之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开始,改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你怎样认识这次会议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曾经以“洪秀全第二”自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越了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在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纲领和斗争目标上有了哪些新的发展?试分析导致新发展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间 |
历史资料 |
1978年底 |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
1979年 |
安徽凤阳县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千克 |
1983年 |
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
1987年 |
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迅速推进 |
1992年 |
邓小平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
1997年 |
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私营企业达96万家 |
1999年 |
全国81.5%的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公司制;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8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1年《神州日报》(革命党人于右任创办于上海)发表的一幅漫画。
阅读理解漫画的基本历史信息,说明其历史主题。
选做题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