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B.由于乳酸( ![]() 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 |
C.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D.由下图可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
取5.06g由等物质的量的NaBr和NaI组成的混合物样品溶于水,然后通入224mL(标准状况下)Cl2 充分反应,则被氧化的Br-的物质的量是
A.0 | B.0.01mol | C.0.02mol | D.0.04mol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18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C.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 所含电子数相等 |
D.1mol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 |
已知:①A+B2+=A2++B,②D+2H2O=D(OH)2 +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则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A.D2+﹥A2+﹥B2+﹥E2+ | B.E2+﹥B2+﹥A2+﹥D2+ |
C.D2+﹥E2+﹥A2+﹥B2+ | D.A2+﹥B2+﹥D2+﹥E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B.放热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速率 |
C.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
下列关于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 B.可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
C.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D.常温下遇碘变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