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3-甲基-1,3-丁二烯 |
B. 2-羟基丁烷 |
|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
|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洗净做焰色反应的铁丝 |
|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C.工业上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熔融NaCl制钠 |
| D.铝制品不易锈蚀,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
|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 C.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 |
|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7~10-9m之间 |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 B.用铜粉和锌粉熔合制成黄铜 |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
| D.用蒸馏法分离乙醇(沸点78.5℃)和乙醚(沸点34.5℃)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焰火中呈现的绚丽色彩,是各种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形成的 |
| B.小苏打既是制作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
| D.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合金的国家之一,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
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 ≤ c(OH-)乙 |
| B.溶液的体积:10V甲 ≤ V乙 |
|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 ≤ 乙 |
|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 ≥ 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