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制取氢气,既廉价又环保。
(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
①已知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常温下,不能与单质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
a.溶液 b. c.浓硫酸 d. e.固体
(2)利用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分解实验。以起始浓度均为测定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a为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的转化率。据图计算985℃时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_;说明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
②电化学法
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1)下图所示为按树状分类法对一组物质进行的分类。请填写下列标注。
(2)如右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 | B.Cl2 | C.CO2 | D.HClO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写出银氨溶液与乙醛反应生成银镜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值 ②配制溶液,并将适量此溶液加入内。 …… |
若,假设2成立。 若,假设2不成立。 |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溴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为什么?。
(3)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溴出口温度为何要控制在80—900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
生产,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分离时液溴从分离器的_____(填“上口”或“下口”)排出。
(6)为什么不直接用含溴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要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氯化”___。
在溶液中,反应A(aq)+2B(aq)C(aq)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实验②和③与①比,都只改变一种反应条件。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与①比较,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实验③条件下,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
(4)若要增大A的平衡转化率,并同时增大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向溶液中加入固体A B.向溶液中加入固体B
C.从体系中不断分离出C D.向溶液中加入催化剂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该物质可用水杨酸经下列路线合成:
(1)化合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合成B步骤(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水杨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B合成化合物C的反应如下(反应条件略,反应式已配平)
化合物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含(酚)羟基、酯基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