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
| A. |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 | 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
| C. | 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 D. |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带着诗意地生存,有着尊严地离去。二战后,与同性恋合法化一样,安乐死,也日渐成为西方不少病患的愿望,它越来越成为沉重而严肃的公共话题,甚至影响到政党政治。战后,安乐死在西方日益成为社会思潮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A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理解有了升华
B西方社会危机严重,厌世现象普遍
C 福利国家发展,社会保障日益健全
D 医疗资源紧缺,难解病患痛苦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
|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
|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
|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
|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
|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
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
|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B.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 |
|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 D.造成工人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