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③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A. |
实验① |
B. |
实验② |
C. |
实验③ |
D. |
实验④ |
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
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
C.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
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
C.T细胞缺陷的小鼠,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下图中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人食用后,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
B.含有某些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