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某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对,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5小时,其中G1期、S期、G2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

(1).该植物根尖细胞分裂间期的总时长约为小时。
(2).G1期细胞内完成的主要活动是(多选)。
A.染色质丝螺旋缠绕        B.合成一定数量的RNA
C.合成DNA复制需要的酶    D.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
(3).如果细胞内存在DNA解旋的现象,则此时细胞可能处于(多选)。
A.S期    B.G2期    C.分裂期中期    D.分裂期后期
(4).假设该植物根尖细胞的所有胸腺嘧啶都已被3H标记,挑选一个正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放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15小时后,培养液中单个细胞内能检出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条。
(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会出现一些囊泡,囊泡将彼此融合,囊泡内的物质被用来形成新的细胞壁,囊泡膜将在新的细胞壁两侧形成新的
(6).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是(多选)。
A.苏木精    B.苏丹III    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e是放置在神经d上的电位计,f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请回答:

(1)图示反射弧中,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此时Na+__________(内、外)流。
(2)刺激骨骼肌,________(能或不能)在e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刺激d,如果e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说明________部位受损。如果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问题,那么受损部位主要是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
(4)给a施加不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如下表。

刺激强度微小时感觉不到刺痛,原因是刺激强度太小,向大脑皮层传导的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状态,没有产生局部电流;刺激强度较大并引起惊叫声,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言语区的__________区参与调节。

血糖平衡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需要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协助,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甲的生理过程表示 ;含GLUT4的囊泡直接来自 (填细胞器).
(2)胰岛素和受体结合后,通过促进囊泡的转运,使细胞膜上的 增加,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通过调节相关 的活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3)图示生理过程发生在肝脏细胞;有些I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靶细胞存在“胰岛素抵抗”,从细胞结构看,最可能的原因是 等.
(4)正常人剧烈运动过程中,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此时胰岛素的含量 ,整个过程的协调是 调节的结果.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ES细胞是胚胎干细胞的简称,在形态上,表现为 :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将重组胚胎在体外培养到____ 时期,从该时期的___ _中进行分离,从而获得ES细胞。
(2)在培养液中加入 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或器官,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____问题。
(3)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
(4)科学家将体外培养的ES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为胰岛B细胞,并进行了胰岛素释放实验:控制培养液中___ _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如图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确认ES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灭菌和____灭菌。
(2)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方法是____
(3)进行兰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 、培养、移栽、栽培。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 。培养过程中若控制离体组织细胞能分裂但不分化,常用的两种激素及使用顺序为____。
(4)橘皮精油的提取之所以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该方法会导致原料____和有效成分____等问题。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图l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A代表摄入量,①~⑦表示能量的具体数值。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九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
1.1x108
2x109
1.4x109
9x107
3.4x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l中_______(填字母)=2xl09,C表示____。
(4)图2中____ 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信息传递,说明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