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且强调中国政府确定这一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这表明
A.我国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 B.我国是国际社会中唯一负责任的国家 |
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 D.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顾及任何其他国家 |
2009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 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劳动者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要增加劳动者收入,首先要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分配关系。以下最能体现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经济杠杆是
A.涨工资 | B.提高银行利率 | C.稳定物价 | D.税收政策 |
“失业怪圈”(家庭成员失业→家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减少→家庭成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引发新一轮就业困难)的破解成为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请你为政府撰写破解建议,你的观点可以包括
①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
③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④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10年1月1日,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东盟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外区域之一。如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我国企业全部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那么
A.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成为第一大贸易结算货币 |
B.会降低我国企业因外汇汇率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
C.我国可以大量发行人民币,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D.人民币会升值,购买力会增强 |
建国60年来,我国GDP实际增长77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0000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新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经济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C.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 D.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