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罗阳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罗阳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进取的追求,把学习罗阳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激发奋进力量,勤勉工作、勇于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这说明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
C.要重视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 |
D.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 |
由于大葱种植面积减少、产量降低、流通环节过多,2012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市民突然发现,一向作为炒菜配料的大葱突然价格高涨,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钱仅能买到两根大葱,涨价后大葱的风头甚至盖过猪肉和鸡蛋。材料表明
①大葱的供求关系影响其价格的变动 ②互补品需求过多影响相关商品价格
③商品的价格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 ④价值规律在价格变动中发挥调节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历史上,货币出现以前,黄金与其他普通的商品没有区别;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作为货币的黄金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
C.货币都是由黄金制造的 |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乔布斯说过,消费者不是爱买便宜的商品,而是喜欢占便宜。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
C.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
D.人们选择商品时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
假设2012年1单位甲国货币可以兑换6单位乙国货币。2013年,甲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两国间的汇率为 ( )
A.1∶4 | B.1∶5 | C.1∶6.5 | D.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