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时,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 | 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 B. | 实验前应将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 C. | 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 D. | 手动敲击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1.980,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6.5,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
,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1和2,测量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和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
(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
(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
)
①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做单位)
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_________.
(A) 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 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 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2)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
分子热运动的 _________增大了. 该气体在温度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下图所示,则T1 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T2.
(3)如下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 此过程中,气
体压强p =1.0*105 Pa,吸收的热量Q =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1)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C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下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____;
(2)(单选)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1)某未密闭房间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
|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
|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大 |
|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
(2)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