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我国政府部门首次认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于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和安排。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品牌体系,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对山东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网络为我们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是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学习、提高自己,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化生活》以后应掌握的内容。
(3)请完成以下表格,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效
|
查看的网页内容 |
“文化生活”依据 |
例:人际交往 |
发现身边的文化名人 |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
学科知识 |
唐诗宋词优秀小说散文 |
|
文艺活动 |
|
优秀文化对人有积极影响 |
道德修养 |
模范人物、道德楷模 |
|
材料四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他说“祖国已经解放,人民中国才是我永远的家。”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的品格成就了他的科学,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才智与品格的关系。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备以后学习娱乐之需。以下是她购买电脑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并思考其中的经济学道理。
【准备】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距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体验】一来到商场的笔记本专柜,就有许多服务员向小杨介绍自己所经销的品牌,弄得小杨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小王发现,所有笔记本电脑品牌都在搞暑期降价促销活动。
【出手】小杨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电脑只是为了日常学习和信息查询,所以,配置没有必要过高;其二,尽管家庭生活条件不错,但毕竟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也不宜过高。最后,小杨终于买到一款配置较高、价格适中的笔记本电脑。利用价格相关知识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电脑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小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
生活践行题
近日,一家从事活熊取胆的“归真堂”公司谋求在国内创业板上市引发网络争议和网民质疑。
中国中药协会在发布的一份“沟通函”中指出:“长期以来,动物药被西方利益集团歪曲炒作,以打压民族中药……我国养熊业如被打垮,153个含熊胆中成药将不存在,100多亿元的市场将拱手相让,数万工人将失业。”因此,支持民族中药就是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网友“低碳地球”发起了“万人签名征集”活动,呼吁社会和政府抵制“归真堂”上市。他认为活熊取胆极其残忍,且熊胆功效被过分夸大,并非是无可替代的“神药”。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的知识回答: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请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分析说明题
近年来,随着汽车生产规模的扩大,汽车价格一路走低,再加上人们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汽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截至2011年底,忻州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已达16.18万辆,净增2.3万辆,比2010年增长17.2%。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增加的原因。
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目前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居住在城镇,处于“半城市化”状态,
普遍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
实现新市民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重视解决新市民的问题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