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H++HCO3-H2CO3
CO2+H2O
H++PO43-HPO42-
H++HPO42-H2PO4-
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 |
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 |
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少,pH值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 |
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值略减小 |
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X仍无沉淀,则X可能是
A.CO2 | B.NH3 | C.NO2 | D.H2S |
一氯氨(NH2 Cl)中氨基带部分负电荷,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NH2OH和HCl | B.NH3·H2O和HCl |
C.NH3和HClO3 | D.NH3和HClO |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不属于新型化合物 | B.N4与N2互为同位素 |
C.N4沸点比P4(白磷)高 | D.一个N4的能量比一个N2的能量低 |
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 |
溶解性 |
乙二醇 |
C2H6O2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C3H8O3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和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 + 6H+= 2Fe3+ + 3H2O |
B.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HCO3-+ Ba2+ + OH- = BaCO3↓+ H2O |
C.NaHSO3溶液显酸性是因为:HSO3- = SO32-+ H+ |
D.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 - + 2H2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