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飞船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将会是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小 |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金属板M上放一个放射源C,可向纸面内各个方向射出速率均为v的粒子,P是与金属板M 平行的足够大的荧光屏,到M的距离为d。现在 P与金属板M间加上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调整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恰使沿M板向上射出的
粒子刚好垂直打在荧光屏上。若
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2e。则()
A.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
C.在荧光屏上能观察到的亮斑区的长度为2d |
D.在荧光屏上能观察到的亮斑区的长度为3d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c等势面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
C.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动能较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加速度较大 |
如图所示,在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B点为连线上距A点距离为d的一点,C点为连线中垂线距A点距离也为d的一点,则下面关于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势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φA>φB,φA>φC
D.因为零电势点未规定,所以无法判断电势的高低
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电动势为e=220sin100πt V,对于这个交变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周期为0.01 s |
B.此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20 V |
C.耐压为220 V的电容器能够在该交变电路中使用 |
D.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此时磁通量为零 |
如图所示,L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R为纯电阻,两条支路直流电阻阻值相等,那么在接通和断开电键的瞬间,电流表的读数大小关系是()
A.I1<I2I1′>I2′ | B.I1<I2I1′=I2′ |
C.I1>I2I1′=I2′ | D.I1=I2I1′<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