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对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

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下列能够作为此句话依据的史实是

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纳粹党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德国人的心理 D.纳粹党的扩张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

《全球通史》记述意大利准备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写道:“墨索里尼在拿定主意后决定立即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这种外交形势是指

A.英法纵容了1935年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
B.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转移了国际视线
C.德军开进莱茵区得到英法默认
D.意大利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过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1933年1月,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局势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准备实施新政
B.中国人可以从报刊、广播和影视中了解世界大事
C.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在国际市场的争夺
D.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