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
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 |
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 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
如果请你为下列历史图片拟写一历史主旨,你会选择哪一标题( )
A.抗争——摆脱外来殖民侵略 | B.屈辱——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 D.复兴——中华民族步步崛起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大力发展重工业 |
C.兴办实业,注重民生 |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 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
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