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 B.移风易俗 | C.实行均田制 | D.迁都洛阳 |
教材中引用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A.统一方国,焚书坑儒 |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C.学术思想不同 | D.谈论的问题不同 |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
A.政治运动 | B.启蒙运动 | C.思想文化运动 | D.思想解放运动 |
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
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 B.排斥、抵制![]() |
C.独立、自强 | D.顺应、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