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浓缩目标菌种 |
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 |
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
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
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有一种人工合成的微小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当其进入小鼠细胞后,会和小鼠Lin-4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机体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小RNA与小鼠mRNA结合很可能是借助细胞内的DNA连接酶 |
B.微小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很可能是因为它缺乏终止密码子 |
C.Lin-4基因所产生的mRNA在细胞中的功能一定是产生某种酶 |
D.微小RNA是通过阻止Lin-4基因的翻译过程来抑制该基因的功能 |
一种植物的落叶进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 |
B.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
D.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
下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
A.麦芽糖 | B.三磷酸腺苷 | C.tRNA | D.脱氧核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