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
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
C.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加热后病毒结构中的各成分失活 |
在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以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 )
A.效应器、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 B.感受器、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
C.效应器、突触后膜、突触小体 | D.感受器、突触后膜、突触小体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将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
据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组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b和c对照 |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a对照 |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 |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的胚芽鞘 |
某一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G+C占碱基总数的44%,若该DNA片段连续复制3次,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
A.1120 | B.840 | C.560 | D.2240 |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