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铜粉,共热,铜粉溶解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O3- |
|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有有色产物生成且能溶于浓硝酸 |
| C.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
| D.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下列关于鉴别NaCl溶液和淀粉胶体的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用丁达尔现象 | B.只能用AgNO3溶液 |
| C.只能用碘水 |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Fe | B.BaSO4 | C.蔗糖 | D.酒精 |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一个裸露的质子,X和Z处于同一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Q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的最内层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分别与X、Z、W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止一种 |
| B.原子半径:rQ>rW>rZ>rY>rX |
| C.化合物XQ和ZQ中化学键的类型不同 |
| D.Q的单质和水反应可生成两种酸 |
镓(Ga)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IIIA族,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
| B.常温常压下镓能熔化在我们的手心里 |
| C.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
| D.Al(OH)3和Ga(OH)3均是两性氢氧化物 |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
| B.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
|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 D.若某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