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人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 伯利克里心中的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规定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4)在学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张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杨力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根据法、德两国的政体特征、作用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5)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四所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观察下面历史图片:
图1天津机器制造局
图2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筹办的汉阳铁厂,
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图3上海日华纱厂里的童工
图4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请回答:
(1)上述四幅图片中的企业各是什么性质的?
(2)上述四种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为半开放时期;从清朝前期到清朝后期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
请回答:
(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概括指出清朝的国门是怎样被西方列强逐步打开的?对此,闭关锁国政策应该负怎样的历史责任?
(4)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清朝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5)你对现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认识?
请仔细阅读下面三幅中国历史地图。
图1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2鸦片战争对外开放的通商品岸
图3 20世纪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图1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与西汉对外交通状况的相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指出图2、图3所反映的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的中日协 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但明王朝遣使西航
的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限制外海船入口,严禁中国海船出口,放弃市舶税利收益,高价买进,贱价卖出,甚至无偿赠送,这是明代朝贡贸易与前代航海贸易不同的特色……(郑和)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收货所出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仍竭天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可见赏赐开支疲于应付。致使国库枯竭,财政短绌,长此下去,终会导致明王朝的经济崩溃。
——杨火喜《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其被停航的原因》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角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