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制度的创新”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示。

材料二: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政治制度?其确立于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从材料可知此法律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用史实说明1787年宪法是否实现了“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
(4)如何理解材料四对孙中山学说的评价?为什么说他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面对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它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新模式?
(3)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为什么会迅速漫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图1图2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何历史作用?
(2)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出了什么具体的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哪次会议确定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4)材料三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哪一重大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用什么构想成功解决了港澳回归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2010年5月11日电
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
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实际向谁负责?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喝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材料二:(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由于对策的首篇专谈“天人关系”问题,因此这三问三答以“天人三策”为名而载入于史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汉武帝书云:“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利,刑戳妄加,民愁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罪徒)充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若贾人更占田,则没其田业僮仆,皆入之于官……以塞兼并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当时所欲求解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实质。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董仲舒的建议的?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上书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源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2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并指出他们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