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1.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安宁之术”指的是什么?
2.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治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简述美国“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相关规定及其作用。
3.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包括哪三大部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而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称为“哲学之父”。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2)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孔子这人,其实是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来差使的。但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是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3)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材料五: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的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四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孔子学院为什么建得这样快》
(4)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将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依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
(2)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
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 了“新见”。
(2)材料三所体现的是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成功实践, 并指出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3)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共同影响。(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