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题。以经济作物P1、P2为原料的工业分别是
A.橡胶工业、制糖工业 | B.饮品工业、麻纺工业 |
C.造纸工业、医药工业 | D.印染工业、棉纺工业 |
洋流L1、L2流向不一致时,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
B.澳大利亚混合农场里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
C.恒河三角洲处高温干燥的季节 |
D.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
该图是商业、居住、工业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
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
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
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 |
印度某城镇计划建一座大型水泥厂,比较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A.建在城镇西北 | B.建在城镇东北 |
C.建在城镇中心 | D.建在城镇西南 |
读图回答16—18题: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采掘工业 |
B.钢铁工业 |
C.电视机装配工业 |
D.制糖工业 |
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15题: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
B.31.6︰30.5︰37.9 |
C.15.5︰24.5︰60.0 |
D.37.6︰24.5︰37.9 |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