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
B.通入H2S,HS—浓度增大 |
C.升高温度,c(HS—)/c(S2—)减小 |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
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无色溶液中:Na+、Cu2+、Cl-、MnO4-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SO42-、K+、SCN-- |
C.含有大量NH4+的溶液中:Ba2+、K+、Cl-、OH- |
D.在pH=1的溶液中:K+、Fe3+、Cl-、NO3- |
甲、乙、丙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第IA元素,丙是第VIIA元素 |
B.甲、丙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C.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
D.丙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如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试管中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硫酸 |
KI淀粉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
4H++ 4I- + O2=2I2 + 2H2O |
B |
稀盐酸 |
Na2CO3 |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
CO![]() ![]() HCO ![]() |
C |
稀盐酸 |
Na2SiO3 |
产生白色胶状物 |
2H++ SiO![]() |
D |
硫酸 |
滴有酚酞的Ba(OH)2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a2+ + OH- + H+ + SO![]() BaSO4↓ + 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