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
5分钟的现象 |
再过5分钟 |
滴加清水5分钟 |
|
① |
0.3 g·mL-1蔗糖溶液 |
x |
无变化 |
质壁分离复原 |
② |
0.5 g·mL-1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y |
无变化 |
③ |
1 mol·L-1KNO3溶液 |
质壁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 |
z |
④ |
1 mol·L-1醋酸溶液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细胞大小无变化 |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下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增长率逐渐下降 |
C.种群迁入新环境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曲线X增长 |
D.阴影部分代表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下列关于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同种生物所有成年个体的总和 |
B.同一生物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中总是不变的 |
C.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将呈增长趋势 |
D.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
池塘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 |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
下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
C.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