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①:制取乙炔并验证炔烃的性质 |
B.装置②:检验乙醇的氧化性,溶液颜色从绿色变成橙色 |
C.装置③:验证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官能团 |
D.装置④: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约含有1.81×1023个原子 |
B.在标准状况下,80 g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
C.常温下,0.1 mol/L醋酸溶液的pH约为1 |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制金属钛可通过以下反应进行:
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
Ti+2MgCl2
对于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B.都是置换反应 |
C.反应中钛元素都被还原 | D.加热时金属钛和氩气(Ar)能反应 |
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X+Y→X2++Y2-,现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Y2-是还原产物 ④X2+具有氧化性 ⑤Y2-具有还原性 ⑥Y单质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强
A.①②③ | B.①②⑥ | C.①③④⑤⑥ | D.①③④⑤ |
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X |
Y |
Z |
|
A. |
钠元素 |
主族元素 |
短周期元素 |
B. |
电解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C. |
氢氧化铁 |
胶体 |
分散系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放热反应 |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O3、KAlO2、MgCl2、K2CO3、NaNO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O3、NaNO2 |
B.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SO3 |
C.气体A和气体B-定为混合物 |
D.原混合物中一定有Fe2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