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
|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
在初中时我们就知道,有新物质形成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但是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据此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蔗糖溶于水 | B.金刚石变成石墨 |
| C.氯化钠熔化 | D.五氧化二磷吸水 |
人在地球上生活不能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化学键使得100多种元素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
|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
|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
在共价化合物中,成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双方共同提供并且共同分享,那么,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之分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
| 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偏移 | D.金属元素的存在 |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也可以存在化学键的变化吗?请判断在下列物理变化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
| C.葡萄糖在水中的扩散 | D.氯化钠晶体在熔化状态下电离 |
对比下列几个式子:Cl+Cl→Cl2(放热247kJ),O+O→O2(放热493kJ)以及N+N→N2(放热946kJ)可以得出结论是
| A.在常温下氮气比氧气和氯气稳定 |
| B.氯气、氮气、氧气常温下为气体 |
| C.在常温下氯气比氮气和氧气稳定 |
| D.氯气、氮气、氧气的密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