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1岁的关天培决意为国牺牲,与家人做了诀别,把多年积蓄的财产分赠给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他带领将士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最终壮烈殉国。
材料二 “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秩,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则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预为绸缪者也”。所以“时事之宜筹,漠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材料三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材料四 如图
(1)关天培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第一次较量中壮烈牺牲的,这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你知道材料二的内容是谁的主张吗?在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采取了何种策略?
(3)材料三中的“他”在哪次战争中牺牲?这次战争中对洋务运动起毁灭性打击的是哪一战役?
(4)材料四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材料解析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说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和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更加深刻,影响也更加深远,它更加深刻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改写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2)请举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一例说明“地球村”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3)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下图)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顾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说说你所了解的负面效应有哪些?(至少答出两项,4分)
读图说史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下面的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最终促成了哪一社会制度的确立?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举出该事件中的两项措施。上述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3)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一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什么人?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务两个。
(3)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朝统一全国后,对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理制度,而是实行什么制度?
(4)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条通道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 。当时东起中国的A __________,西至西亚和B。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是 。
(2)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读史有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4)“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