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消费需求新热点,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人们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
(1)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
材料二:连日来的雨雪低温,导致部分蔬菜价格上涨。相关人士指出,部分蔬菜的下市、冰雪导致运输的短时困难等,都会一定程度地提升菜价,天气一回暖,菜价就要降下来,冰雪压不沉菜篮子。连续这几场降雪对大棚蔬菜的危害很大。积雪降低了棚内温度和透光性,且刚进“一九”,我市就出现了零下13℃的低温,加上前几天连阴天气,黄瓜产量大约损失近三分之一,菠菜也会有二成左右损失。莱芜市农委种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持续上涨到一定程度,政府相关部门会启动对应的补贴机制和相应措施,而目前的市场价格波动仍属正常。”
(2)请分析材料二中影响蔬菜价格的因素。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一的深圳华为集团于1988年创立。与众多高科技企业发家之后转入多元化不同,华为集团始终坚持“死死抓住核心技术”的经营理念,专注于通讯设备的生产和研究。华为拥有2.2万名雇员,其中46%属于研发部门;每年,华为至少拨出10%的销售收入投资研发。华为自己独立研发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跻身全球的前列,出品的通讯产品都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知识产权,所以它的产品思路不容易受人掣肘,能够从发端到终端,从单个芯片到通讯网络,全面考虑顾客的需求。为了保证企业在核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华为强调与全球同行在技术、制造和市场开发领域的合作。结合材料分析华为集团成功的原因。
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地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要不断创新。
材料一建国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整治江河,兴修水利,仅长江中下游就完成40亿立方米的土石方,建筑和加固堤岸3500余千米。
材料二国家重视环保工作,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做出安排。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508亿m3增长到2010年的1397亿m3,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m3,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的水平;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部门用水效率提高30%。结合材料,运用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相关知识,为政府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未来10年将投入4万亿用于水利建设,以保障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材料二:2011年民政部财政拔款支出总预算51696.45万元。其中教育支出2420万元,主要用于所属高校单位基础设施修缮及设备购置,对学生的补助支出,以及所属高校的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34.34万元,其中1.5亿元为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支出,主要用于救灾帐篷等中央救灾物资采购支出。
材料三:2011年7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最新一轮降低进口关税,部分成品油、纺织品、干果、金属废料和未锻轧锌等33个税目纳入了降税清单。总体来看这一轮降低进口关税的亮点在于适应生产国际转移现实,满足国内需求,降低国内通胀压力。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