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梨酸(CH3—CH=CH—CH=CH—COOH)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与钠反应 | B.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
C.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 D.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
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 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d="a+17b" | B.C1=C2V2/V1 |
C.铝为 (24b-a)/9 mol |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 |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则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 |
B.NaHCO3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则Na2CO3也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 |
C.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l(OH)3也能与氨水反应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
B.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
C.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高温 |
D.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 Na2CO3+SiO2==Na2SiO3+CO2↑,该反应原理可用“较强酸H2CO3制弱酸H2SiO3”来解释 |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 | B.③② | C.③① | D.①②③ |
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溶液中:K+、Fe2+、MnO4-、SO42- |
B.滴加石芯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3+、NH4+、Cl-、SCN- |
C.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 |
D.在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中:K+、Na+、AlO2-、Br- |